首先聲明去的正經 ktv,量販式,服務員清一色都是男士。大家樂那種。
吃飯時候又打開電子榨菜,1922--2022 年,華語樂壇。
開頭就是華語樂壇,怎麼了,大致是衰落了。
賣報歌 1930 年代左右的創作。
讓我們蕩起雙槳 1955 年
1986 年是世界和平年,《明天會更好》的創作者們希望模仿《We Are The World》群星為公益而唱的模式,來呼應世界和平年的主題。於是,羅大佑、張艾嘉等人共同創作了這首歌曲
QQ 音樂三傑指的是許嵩、汪蘇瀧和徐良三位歌手。他們在 2010 年左右的互聯網上憑藉穩定的高產和獨特的創作風格,成為了年輕人中最受歡迎的創作型歌手之一
網絡歌手興起,衝擊專業歌手。
版權問題,知名一點的人商演,唱別人的歌一般三句,不然可能今天就白掙錢了。
beyond 有的歌 反戰 致敬曼德拉
參考 BEYOND 歌唱和平與愛的四首作品:音樂的終極意義是全人類幸福
鄧麗君在話語樂壇的地位,可以稱為祖奶奶天后 or 天后祖奶奶,就是很牛。
周杰倫離譜的歌和平均歌,都是引領時代,風格多變。覺得 diao,其實很 diao。
四大天王 還有不少都不錯,不一一說了。
也有 up 主用傅里葉轉換(偉大發明),把波形圖頻率轉換成數字表格,然後通過算法整合成 600 個關鍵數值,然後再跑數據驗證,從 600 個數值中任意 10 個數字,分析風格 節拍 曲風等,判斷是誰的歌,準確率高了,在擴散到更多的歌曲。然後分析每年的影響力高的榜單,尋找平均數歌曲。遠離平均數的歌,就是離譜歌。
測不準,但是測了就是參考。哈哈。
還有一個觀點是音樂,繪畫,創作方法已經窮盡,噪音音樂 100 多年前就有了。想想吧(其實也沒什麼,烤肉從萬年以前閃電劈下來引發山火一直吃到現在)。繪畫,各種材質的,各種流派,現在又多了 ai 繪畫。
可以看看 b 站金知獎,都挺有意思的。
金知獎・2023 知識區年終盛典
參考資料
Note
噪音音樂(musicofnoise)由噪音所組成,沒有固定音高,音的振動是不規則的。噪音音樂是未來主義思潮在音樂上的主要表現。未來主義是 20 世紀初在意大利興起的文藝運動,它否定傳統,宜傳未來藝術的新思想,強調表現現代機械文明等,開始主要反映在繪畫領域,後來拓展到音樂之中。
未來主義在音樂上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發明家、畫家、作曲家魯索洛(Luigi Rusolo,1885—1947)。他十分提倡把噪音加入音樂之中,他把噪音分成六類,即
1. 轟隆聲,霹靂聲,爆炸聲,哗啦聲,飛濺聲,咆哮聲;
2. 吹哨聲,嘶嘶聲,噴氣聲;
3. 飒飒聲,淙淙聲,咕嚕聲,忙亂聲,潺潺聲;
4. 尖銳聲,呼嘯聲,沙沙聲,吵鬧聲,癖嘛啪啪聲,摩擦聲;
5. 金屬、木頭、陶瓦的敲擊聲;
6. 動物和人的聲音∶呼喊,尖叫,呻吟,大哭,大笑,喘息,嗚咽。
利用噪音音樂觀念創作了《汽車與飛機的集會》(1913—1914)等作品,但後來因為社會對這種音樂的普遍排斥,魯索洛停止了噪音音樂的創作。
在這一時期,法國作曲家瓦雷茲雖然不搞噪音音樂,但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會使用不同的打擊樂來豐富作品的音色,這使他的創作具有潛在的噪音音樂特質。